瑞安·波特纳博士

Ryan Portner in the field 我是一名沉积学家,对火山学、盆地演化、岩石学、构造学和地球历史有着广泛的兴趣。我的研究整合了野外测绘、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来研究地球的沉积和构造岩浆演化。我的一个具体研究目标是更好地了解与海底火山作用相关的喷发动力学、火山碎屑破碎和扩散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的研究团队结合了对海底和陆地上暴露的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实地研究,以及基于实验室的分析方法。

副教授:沉积学电话:(408)924-5009办公室:DH 202办公时间(2022年春季):通过Zoom或谷歌聊天预约电子邮件:ryan.portner@sjsu.edu波特纳博士的网站


教育

  • 2010年博士,麦考瑞大学,悉尼,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

研究兴趣

我是一名沉积学家,对火山学、盆地演化、岩石学、构造学和地球历史有着广泛的兴趣。我的研究整合了野外测绘、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来研究地球的沉积和构造岩浆演化。我的一个具体研究目标是更好地了解与海底火山作用相关的喷发动力学、火山碎屑破碎和扩散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的研究团队结合了对海底和陆地上暴露的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实地研究,以及基于实验室的分析方法。

授课

  • 物理地质学(GEOL 001)
  • 岩石学(GEOL 122)
  • 沉积学与地层学(GEOL 124)
  • 野战营(geol129)
  • GPS/GIS地质应用概论(geol137)
  • 高级沉积地质学(GEOL 222)
  • 高级地质学(GEOL 255)

近期活动(2011-2017)

同行评议的论文

  • Clague, D.A a, Paduan, J.B, Caress, D.W., Chadwick Jr., W.W, Le Saout, M., Dreyer, B.M., Portner, R.A, 2017,轴向海山三次历史熔岩流的高分辨率AUV测绘和定向ROV观测。4,第82-99页。
  • 陈建军,陈建军,陈建军,陈建军,2015,海山轴向推核记录下的深海火山碎屑喷发类型对比研究,地球科学进展,35 (4),p. 391 - 391, DOI: 10.3969 / j.i ssn . 1009 - 1007
  • Clague, d.a., Dreyer, b.m., Paduan, j.b., Martin, j.f., Caress, d.w., Gill, j.b., Kelley, d.s., Thomas, H, Portner, r.a., Delaney, j.r., Guilderson, t.p.和McGann, m.l., 2014,基于AUV制图数据和熔岩流年龄的Juan de Fuca Ridge Endeavour段喷发和构造历史: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系统,第15卷,第15期。8, p. 3364 3391, DOI:10.1002/2014GC005415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4,北太平洋海山火山形成与不同喷发方式:碎屑岩相记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845, p. 28, DOI: 10.1007/s00445-014-0845-3
  • Clague, d.a., Dreyer, b.m., Paduan, j.b., Chadwick Jr., w.w., Caress, d.w., Embley, r.w., Thomas, H, Portner, r.a., Guilderson, t.p., McGann, m.l., Butterfield, d.a., 2013, Juan De Fuca Ridge轴向海山峰顶的地质历史: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系统,第14卷,第14期。10, p. 4403-4443, DOI: 10.1002/ggge.20240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1,重力流与大洋中脊海底的相互作用:以麦夸里岛的露头为例,沉积学报,5 (5),p. 355- 357, DOI: 10.3969 /jsr.2011.30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1,南大洋中新世慢扩张脊下洋壳的碎屑记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卷,第1期,p. 387 - 387, DOI: 10.3969 / j.i ssn . 1007 - 30001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1,洋中扩张脊中地幔熔体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 (1),p. 355-368, DOI: 10.3969 / j.i ssn . 1007 - 1007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1,北落基山盆地和山脉地区造山带挖掘的沉积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卷,第1- 4页,DOI: 10.3969 / j.i ssn . 1007 - 1007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10,南大洋麦夸里岛海底火山喷发的碎屑岩相特征及其成因,地质学报,32 (1),p. 393 - 398, DOI: 10.3969 / j.i ssn . 1009 - 1002.2007.05.012
  • 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2009,麦夸里岛玻璃质碎屑岩中透明质碎屑的地球化学指纹图谱:地球科学进展,第5期,p. 951-963, DOI: 10.3969 / j.i ssn . 1007 - 1002.2009.05.012
  • 狄金森,j.a.,哈伯。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2009,南大洋麦夸里岛玻璃质碎屑岩:形成与沉积机制,沉积地质,vol . 16, p. 91-103, DOI: 10.3969 / j.i ssn . 1009 - 1002.2009.02.001
  • Portner, r.a.和Hendrix, m.s., 2005,蒙大拿州中西部弗林特河盆地东部初步地质图:蒙大拿州矿业和地质局,开放文件报告521,第17页,1:24 000。